清明時節前后雨水多,似乎就像一個失戀的少女似的。雨水多的好處就是萬物都會拼命地生長,比如說馬蘭頭、馬齒莧、苜蓿、香椿等,讓人吃不夠吃不膩。
中老年人是家中的主力軍,平時操勞多,特別辛苦。再過一段時間就要進入夏季了,人體的消耗更加大。所以建議中老年人抓住春季的尾巴,多食用一些對身體有益的食材。清明節前后的美食多,大家應該怎麼吃呢?記得少碰春筍,多食5樣,為身體打好基礎。
春季吃春菜是幾千年的傳統了,春筍就是春菜之一。它肥嫩、潔白如玉,有「菜王」和「山八珍」的稱呼,深受大家的喜愛。為什麼中老年人要少吃點春筍呢?因為春筍含有大量的膳食纖維和草酸,過多食用對身體不好。尤其是中老年人,生活壓力大,運動少,少吃一點。
(1)雞肉
一年中雞肉最好吃的季節就是春季了,因為萬物復蘇,雞會尋找很多食物吃。再過一段時間,天氣熱了,雞的消耗也大,肉質不夠細嫩。
雞肉也是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,常吃也不會長胖。中老年人的代謝能力下降,過多食用豬肉、牛羊肉消化不了。這個時候我們吃點雞肉,補充營養。
【香菇燜雞】
①取半只雞,剁成小塊。把雞塊放入水中,加入1勺面粉搓一搓。淘洗幾次,瀝干水分。
②把50克的干香菇泡在冷水中40分鐘,搓洗干凈。把泡香菇的水過濾,備用。
③向鍋中倒入菜籽油炒香,放入雞塊炒。炒干表面水分后放點生抽、老抽、老醋上色提鮮,燜煮2分鐘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